您现在的位置:唐山钢铁网-唐山天程网络货运平台>> >>正文内容

中国铜进口形态变化 前景难判断_唐山钢铁网

中国进口铜的形态正在发生变化。过去主要以铜锭为主,但最近采购铜矿石的情况出现增加。中国的铜消费量占到全球的约40%,中国进口形态的变化将对行情产生何种影响?市场看法存在分歧。

在中国发布7月贸易统计数据的8月8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铜锭行情出现了大幅波动。

由于中国铜锭进口量较上一年同月减少17%,在亚洲时间与上一交易日相比一度每吨下跌近30美元。但进入欧美时间后,认为“中国进口实际情况并不特别糟糕”的观点浮出水面,迅速迎来了空头减仓。结果,当日收于每吨6994美元,相比上一交易日仅小幅下跌4美元。

对于中国的铜进口,一种观点促使悲观论没有持续下去。三井物产贱金属部原料营业室室长芝一高指出,“在中国,从海外进口原料矿石,在国内生产铜锭的比率正在提高”。

中国2013年消耗了约900万吨铜锭。其中300万吨来自进口,其余600万吨为国内生产。在国产铜锭中,采用进口矿石的产量换算为铜锭约为250万吨,较3年前增加了50%以上。这一期间的铜锭进口基本持平。仅仅通过铜锭进口量,已越来越难以掌握中国的需求动向。7月矿石进口比上一年同月增长5%。

中国从2000年代以来,江西铜业和铜陵有色金属集团等国有大型冶炼企业不断扩大产能。目前,准大型企业也在增强产能。有估算显示,中国的铜冶炼能力到2015年将接近800万吨,与2009年相比将几乎翻一番。

有观点认为,目前在中国盘条(电线的中间原料)行业等领域,与使用进口铜锭和废料相比,更加倾向于使用在中国国内生产的铜锭,这正在推动中国的矿石需求。

日本大型铜冶炼企业泛太平洋铜业公司2014年1~6月对华长期合约的铜锭出口约为5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了1万吨。

对于中国进口从铜锭转向矿石对市场行情造成的影响,一家主营有色金属市场分析的资源咨询公司的渡边美和董事长表示,“只是采购方法发生了改变,中国整体的铜需求仍保持强劲增长的情况或许没有改变”。认为对行情的影响是中性的。

另一方面,美国高盛则指出,“由于铜锭进口减少,LME的铜行情将面临下行压力”。对于3个月后的行情,认为将比目前下跌400美元,降至每吨6600美元,可见市场观点存在分歧。

此外在中国,由于加强监管,最近数年来曾推高铜锭进口量的投机性铜交易已经转为萎缩。日本住友商事全球研究公司的高级经济学家本间隆行表示,“中国的铜进口目前已进入很难作出评价的局面”。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