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唐山钢铁网-唐山天程网络货运平台>> >>正文内容

“政策输血”失效 钢铁脱困需增强“造血”能力

政策刺激失灵,钢市深陷泥潭进退维谷。

对于当前的钢铁行业而言,与其指望政策输血还不如寻求自身止血造血机会。

钢铁业换挡:深秋转入寒冬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在通往光明的路上,可是现实的残酷却让我们与希望的相聚后会无期。

告别曾经赚的沟满壕平的时代,目前的钢铁行业进入发展的换挡期。对于钢铁行业的精英而言,对这种变化深有体会。

20139月,作为中国钢铁行业的巨头宝钢董事长徐乐江曾经对媒体表示,钢铁行业尚未到达最低迷的时期,钢铁行业仅仅步入深秋季节

20145月,徐乐江在一次公开场合上表示,钢铁业已经逐步进入寒冬。

钢市深秋转入寒冬,伴随着经济增速放缓,钢铁行业的发展也进入了变速的轨道。这一点在中钢协1994年编制的钢材综合指数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如果把100点作为基点,7月末,钢铁协会CSPI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91.88点,连续第10个月低于100点,按月下降1.11点,降幅为1.19%,降幅较上月进一步收窄0.17个百分点;按年下降8.6点,降幅为8.56%。和上一年年底比下降7.32%。而在期货方面,以螺纹钢期货为例,螺纹钢期货价格从3年前的每吨5200元跌到现在的3000元附近,K线图像一级一级的瀑布狂泻不止。

如果之前我们一直在高喊钢市寒冬来了属于狼来了,那么今年以来对于深陷泥沼的钢企而言,冬天或许真的要来了。

之所以这样说,原因很简单,原来钢铁行业低迷时候赖以脱困的政策救市效应开始逐渐失灵了。

政策输血效果呈现出疲态

818日,工信部公布第二批2014年工业行业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企业名单,共涉及钢铁等10个产业132家企业。根据公告,第二批名单中所涉及行业包括炼钢、铁合金、铜冶炼、水泥、平板玻璃、造纸、制革、印染、铅蓄电池、稀土等十个产业。之前7月份,工信部公布了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企业第一批名单,共涉及炼铁、炼钢等15个工业行业的1000多家企业。

对于钢铁行业而言,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的紧箍咒一直在继续。

815日,住建部发布信息称,2014年全国计划新开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700万套以上,其中各类棚户区470万套以上。截至7月底,已开工590万套,分别达到年度目标任务的84%70%,完成投资8500亿元。

作为拉动钢铁行业需求三驾马车中铁公基的铁路投资规模也在持续扩容中,从年初确定的2014年投资规模为6000亿提升至一季度末的6300亿元,再提升至4月份的7300亿元后又提升至年中的8000亿元,如此大的规模资金投入,理论上应该会在钢市带来不小的波澜,可是事情确实事与愿违。

目前的现实情况表现为,政策的泡泡现在很难吹起钢市价格上涨五彩的希望。甚至有些贸易商对这种政策刺激表达出厌倦和冷淡。

外面政策震天响,可是反应到市场上需求根本就没有多少跟进的时候,大家就淡而处之了。一开始大伙儿对政策还是抱着很大希望的,可是自己交易上一点改善都没有,然后信心也就消磨的差不多了。在丰润钢材市场,做型材和镀锌板贸易的小郭接受《现代物流报》记者采访的时候这样无奈地表示,所以到了后来,不管出了啥政策我都没关注,习惯性去忙自己的了。没需求兑现出来,再好的政策对于我们来说也只是一纸空文。

小郭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时候向记者坦言,对于当下政策对钢市的影响,他也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规律。

一般政策出台前两天价格会涨几十块钱,然后大家不买账之后价格就再下调回来,涨涨停停大家都是炒着玩,没有谁会真的投入进去操作的。小郭这样幽默地告诉记者。

对于政策刺激难以像以往带着钢市走出风生水起的行情的原因,中华商务网分析师王英广认为,原因主要是钢铁行业资金链紧张和供需矛盾没有实质性解决,钢市依然难以消化供需矛盾。

钢铁业求生止血”“造血更重要

当政策救市效果沦为鸡肋的时候,这时候对于钢企而言要想求得生存空间,这时候钢企自身止血造血显得更加重要。

数据显示,中国规模最大的前10家钢铁企业中,华菱钢铁集团负债总额955亿,负债率高达82%;山东钢铁集团负债1394亿元,负债率高达78.76%;河北钢铁集团负债2354亿元,负债率超过73%;首钢集团负债2845亿元,负债率超过72%;武钢集团负债1613亿元,负债率超过67%;鞍钢集团负债1742亿元,负债率超过60%

在债台高筑的同时,钢企的盈利水平却没有多少改观。

资料显示,2013年钢铁行业虽然实现利润116.8亿元,平均每吨钢利润28元,但是如果考虑到企业的非钢铁盈利,钢铁生产的吨钢利润仅仅4.2元,盈利能力仅仅可以购买一个冰棍。

而今年一季度,中钢协统计的88家钢厂共亏损23亿元左右,其中宝钢股份的利润有近21亿元,也就是说另外87家钢厂亏损近44亿元。对于曾经是财富聚集之地的钢铁行业而言,目前钢铁企业普遍失血过多,亟需止血造血

钢铁企业如何实现止血造血,钢企的负责人和业内专家学者也表达了自己看法。

对于钢企如何脱困,国内钢铁行业知名分析师马忠普在接受《现代物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钢厂可以从自身成本控制入手,而切入点可以是铁矿石。

钢厂期待钢材涨价摆脱亏损也是不现实的,而要把控制铁矿石成本作为经营的重点。马忠普这样表示,国际经济疲软和铁矿石市场资源过剩使铁矿石进口价格已经面临比钢材市场更大的价格下行压力。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今年以来铁矿石价格下降幅度为什么超过钢材的重要原因。也是目前钢铁企业亏损状况好于一季度的重要原因。未来钢企要想脱困,成本管控依然是首选。

对此,接受记者采访的唐山一些钢企的负责人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对于我们钢厂来说,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生存下去,对于政策刺激我们从远期看属于看好,但是就近期而言钢铁企业要想脱困还是要展开自救。唐山丰润区一家民营钢企的负责人接受《现代物流报》记者采访的时候这样表示,现在正是我们对内强化管理,对标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时期,这就好比是马拉松的中后程,谁能咬牙坚持住谁就能赢得新机遇的青睐。

分析师表示,钢企在战略上要尽早调整经营策略,不管多元化也好,产业链上下深入也好,不转型是不行的。战术上就及时按需订产,降低库存,寻求更低原材料降本增效。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