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唐山钢铁网-唐山天程网络货运平台>> >>正文内容

煤企:政策焦虑抑或夺路市场_唐山钢铁网

面对煤炭市场的持续低迷与煤炭企业普遍陷入困境的焦灼,政策救市举措频出。最新消息是,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煤矿安监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等单位近期召开煤炭行业脱困工作视频会议,该行业脱困措施将进一步明确,将严格落实限产方案和制止超能力无证非法生产,并将禁止高灰高硫劣质进口煤的使用等。

这对急于脱困的煤企而言,无疑是普降甘霖。“去年煤炭企业盈利、微利、亏损的各占1/3;今年形势更加严峻,亏损面达70%,仅30%还在盈利,其中一部分还是微利。”近日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山东能源集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苏洪涛坦言,目前煤价仍在低位徘徊,何时见底仍难预测。面对市场困局,多数煤企正在竭力自救,如果政策层面能给予大力支持,一些在生死线上挣扎的煤企或能挺过寒冬。

在国内外市场化的洗礼下,曾经脚踩“计划”与“市场”两条船的煤企目前面对的几乎是完全市场化的环境。为此,肥城矿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张玉海建议,有关部门应该完善煤矿退出机制,明确关闭破产煤矿基本条件,对资源濒临枯竭、灾害严重、开采成本高、安全无保障、亏损严重且扭亏无望的国有煤矿,参照原国有煤矿破产政策措施,给予相关政策支持。他认为,当下煤企脱困,需要市场化的经营举措,更需要政策支持,在成熟完善的营商环境里,市场化才能彻底。

限产的非利益博弈

据媒体报道,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在上述会议上表示,对煤炭行业面临的困难形势要有清醒的认识。煤炭库存连续多个月超过3亿吨。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在落实煤炭脱困具体措施方面要强化责任意识。

被概括为“六严格六到位六配套”的相关措施,首先指向限产。要求严格落实限产方案,安全检修、降低生产强度必须到位。积极引导企业后4个月产量比同期减少12%,全国产量可减少1.5亿吨。

“煤炭企业进一步压缩成本的空间非常有限,以增量降低成本的空间越来越小。而煤矿安全投入、职工薪酬、塌陷补偿支出、环境治理等固定费用支出在煤炭成本中比重大且不断上升。”新汶矿业集团生产技术部副部长任勇杰对导报记者分析称,要解决煤炭市场的结构性问题,关键要加强煤炭生产总量控制。

据了解,临沂矿业集团就对亏损严重的榆树井煤矿采取了停产措施以减亏。临矿集团总经理刘孝孔说,除对榆树井煤矿果断实施停采外,还对省内各煤矿暂停了5个煤层薄、煤质差、开采条件困难的采煤面和8个掘进面,将优势资源配置向有效益、高效率的矿井采掘面倾斜,努力做到效益开采。

不过,由于市场不景气,有的煤企采取以量补价、降价促销的方式,特别是重点企业面临着业绩考核和内部稳定的多重压力,减产、停产都不现实,有些老矿井甚至明知亏本还得维持生产。

一名不愿具名的煤企人士向导报记者坦言,尽管开工就赔本,采煤越多亏损越多,但如果限产停工,很多工人就得长期放假,影响社会稳定,因此,限产在一些国企尤其是大型国企很难执行。“这时不能考虑效益,作为国企得履行社会责任。”

但在需求疲软、煤价下跌的市场环境下,煤企还是普遍调低了生产和销售目标。据报道,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神华集团2014年将调减煤炭产量5000万吨。中煤能源集团也将全年产量目标下调了10%。另外,大同煤矿集团宣布下半年煤炭产量和销量分别下降1000万吨以上。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曾称,全国煤炭产业已达成下半年减产10%的共识,各地的减产潮将逐步拉开。

限制进口的市场化较量

煤炭市场的供需失衡,进口煤被认为是重要影响因素。限制进口煤数量由此成为煤企几年来不停歇的呼声。

2008年,中国取消进口煤炭关税之后,在短短5年间,进口煤炭从无到有,迅速扩张。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继2011年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煤炭进口国后,2012年中国以2.9亿吨的煤炭(含褐煤)进口量,继续稳居世界第一。2013年,我国煤炭进口3.27亿吨,再次刷新煤炭进口量的新高。

虽然进口煤总量不大,只占中国煤炭消费总量的不到1/10,但对国内价格的利空杠杆作用却非常明显。分析国内煤价的下降趋势,苏洪涛认为,只要国际煤价低于国内,进口量就会增加,并将进一步拉低国内煤价。“国际煤价还会降,这迫使国内煤价也要降。等国内煤价跟国际一样,就见底了。”

进口煤尽管售价要比国产煤价格低,但仍有利润空间,而国产煤已进入赔本期。由于国内煤炭开采难度高,所需人力、时间成本高,管理经营模式又不完善,且陆运成本高于海运成本,因而进口煤凭借质量和价格优势对国内煤产生了相当大的“威胁”。不少煤企认为,进口煤在抢占了国内市场空间的同时,拉低了煤炭价格,而后者的影响更明显。

但限制进口煤是否是挽救煤市的“良药”,一直颇有争议。进口煤质优价廉,受到发电企业的欢迎。因而,限制还是不限制进口,煤企和发电企业有不同的利益考量。

“开放的市场有利于煤市的健康发展,进口煤不仅能让国内发电企业获得更多优质资源,还能发挥国内煤价的杠杆作用,平衡煤价。”华电国际一名内部人士表示,从能源安全的角度看,减少国内煤炭资源的开采,适度进口煤,对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中国也有长远意义。

在限制进口煤的呼吁中,进口煤数量正在减少。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我国煤炭进口量降至1886万吨,环比下降18.11%,同比下降27.3%,已经连降6个月,并且降幅近一步扩大。前8个月,我国煤炭进口20176万吨,同比减少5.3%,进口均价为480.5元/吨,同比下降15.3%。

为挽救煤市,国家发改委会议部署将2014年的煤炭进口减少5000万吨,由于1至8月份进口煤炭减少了近千万吨,要求9至12月份减少4000万吨,其中主要电力企业承担减少2000万吨。

“这是临时性的举措,能给煤企一些信心,但非长久之计,煤炭市场的国际化、市场化是挡不住的。”上述华电国际的人士认为。

市场化自救

政策救市落地需要一个过程,而且有的政策因各种因素落地较难,自救由此成为煤企的首选。

兖州煤业今年上半年业绩逆市向好,分析原因,公司董秘张宝才告诉导报记者,挖潜降成本、管理创效等一系列超常规应对举措是公司扭亏为盈的关键。由于全面实施降本挖潜措施,兖煤各经营主体吨煤销售成本普遍下降。同时,兖煤开始有序推行内部市场化,创新静态与动态联动预算体系,建立按质计价、市场定价的利润考核机制,推进各单位由“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

同样实施内部市场化的临沂矿业集团,以市场倒逼管理,以价格倒逼成本,以效益倒逼系统、机构和用工,上半年省内煤矿吨煤完全成本同比下降6.82%;集团营业成本支出同比减少33.3亿元,精简员工2034人。

转型升级、发展非煤产业是煤企突围的另一路径。“集团已经着手加快向产业链的下游进行拓展和延伸,积极探索煤化工的产业发展方向。”新汶矿业集团非煤产业部主任经济师邹练强告诉导报记者,该集团与浙江能源集团合作成立的伊犁新天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计划将伊犁地区丰富的煤炭转化为天然气,通过西气东输管线输往内地省区,加快推动煤炭资源优势转化。该项目目前已进入试运行阶段。

“政策扶持很关键,自救更重要。”像所有煤企都期盼政策救市一样,苏洪涛坦言,产量、收入、利润去年分居行业第四位、第三位、第三位的山东能源集团也盼望有利于煤炭市场发展的政策出炉,切实到位的政策能让一批暂时遇到困难的煤企生存下去,但企业不能坐等政策,坐等是等不来明天的。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