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唐山钢铁网-唐山天程网络货运平台>> >>正文内容

低惩罚税率难挡进口 韩国多晶硅倾销成本低_唐山钢铁网

此前,《证券日报》曾据权威统计数据报道,今年7月份,我国从韩国进口多晶硅6540吨,这一数字同比大幅增加了48.7%,使得从韩国进口的多晶硅占到了7月份我国多晶硅总进口量的54.1%。

而从韩国进口多晶硅的大幅攀升,已成为了国内多晶硅市场供求失衡(供给占到需求的150%)背后的主要“元凶”,在此基础上,上述报道建议“我国应提高韩国多晶硅的税率以打击韩国企业对华的倾销行为”。

在《证券日报》对此进行报道短短几个月后,11月22日,我国商务部发布2016年第71号公告,正式宣布,将根据国内产业申请人提交的申请,对原产于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所适用反倾销措施进行期中复审调查。

这意味着,我国自2014年1月20日起,对原产于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征收反倾销税的政策,有望通过期中复审调查,根据韩国对华出口多晶硅的实际倾销幅度进行调整。

对韩多晶硅反倾销三年 进口量不减反增

根据商务部公告,国内产业申请人分别为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西赛维LDK光伏硅科技有限公司、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

作为国内多晶硅龙头,他们主张“终裁后韩国向中国出口的太阳能级多晶硅倾销幅度加大,超过了终裁确定的反倾销税税率”,并且根据商务部要求,补充提交了有关证据材料。

《证券日报》曾根据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协会硅业分会提供的权威统计数据报道,我国今年1月份-7月份累计进口多晶硅83016吨,同比增加19.0%。且七个月单月进口量均在万吨以上,其中有五个月单月进口量都超过1.2万吨。

硅业分会统计数据显示,导致多晶硅进口量持续维持在万吨以上的原因主要是,我国从执意部署“萨德”的韩国,进口多晶硅数量居高不下。

其中,7月份我国从韩国进口多晶硅6540吨,环比增加23.5%,同比大幅增加48.7%,这一数字比今年前七个月月均进口量高出13.4%,仅次于4月份的历史最高位6614吨。且从韩国进口的多晶硅占到了7月份总进口量的54.1%,即一半以上的进口量来自韩国进口。

硅业分会就此分析,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对韩国多晶硅反倾销措施,只是对主要倾销企业象征性的征收2.4%-2.8%惩罚性关税。

日前,记者拿到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月份-9月份,我国从韩国进口多晶硅49468吨,占总进口量的47.8%。将其与“2014年,我国从韩国进口多晶硅35743吨,占总进口量的35.0%;2015年,我国自韩国进口多晶硅51189吨,占总进口量的43.8%”相比可见,无论是绝对值还是相对值,三年来从韩国进口多晶硅一直呈增长态势。

韩国企业对华倾销成本低

事实上,从2008年开始,国内多晶硅产业即受到了来自美国和韩国的倾销进口产品的严重冲击。至2011年底,由于倾销进口产品的数量大幅增长,进口价格持续下降,国内多晶硅企业陷入了大规模停产的严重困境。2012年7月20日,商务部发布立案公告开始进行反倾销调查。2014年1月20日,商务部发布了《关于对原产于美国和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反倾销调查的最终裁定的公告》,裁定原产美国和韩国的被调查产品存在倾销,国内产业受到了实质损害,倾销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但在我国已对韩国多晶硅实施贸易救济措施的前提下,上述数据显示,韩国多晶硅对华倾销却丝毫未受影响。

业内人士就此记者表示,“反倾销措施实施后,韩国多晶硅倾销进口的情况并未得到任何缓解。这是因为那些主要对华倾销的韩国多晶硅企业所承担的税率太低了”。

根据《最终裁定》,自2014年1月20日起我国对原产于韩国的被调查产品征收2.4%-48.7%的反倾销税。但其中,占韩国产能90%的韩国OCI株式会社和韩国硅业株式会社两家企业适用的反倾销税率分别为很低的2.4%和2.8%。一位业内人士曾向记者介绍,“OCI、韩国硅业等多晶硅企业都是大型化工集团背景,其在韩国的产业地位仅次于三星、现代重工这样的大型跨国集团”。

2014年,韩国超越德国和美国成为中国进口多晶硅的最大来源地。与反倾销措施实施前的2013年相比,2014年来自韩国的进口量同比增长了63.2%,达到3.5万吨。

对华倾销引发价格波动 损害国内产业利益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的光伏产业早已摆脱对进口多晶硅的依赖,相反,由于国外晶体硅光伏下游产能规模很小,国外的多晶硅需要中国市场来消化。

以韩国为例,该国有着巨大的多晶硅产业,以OCI为首的4家主力企业,拥有10万吨的多晶硅产能。但是韩国自身很小的光伏下游产业,基本上依赖中国光伏市场消化其原材料,长期低价倾销冲击中国市场。“国外多晶硅进口到中国之后,主要是简单加工成硅片即出口,其实,国内下游光伏市场根本用不到这部分原料。但巨量的低价进口严重扰乱了市场供需平衡,是造成多晶硅价格暴跌的主要原因。国内十几家多晶硅企业之间已形成充分竞争关系,任何企业想在短期内抬高价格都无异于主动放弃市场。”上述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

《证券日报》曾报道,2014年我们从韩国进口3.5万吨多晶硅,交易额约7.5亿美元;2015年我们从韩国进口5.1万吨,交易额大概8.3亿美元;2016年1月份-7月份,进口量就已达到4万吨了,交易额差不多6亿美元。

而根据今年1月份-9月份的数据推算,2016年我国从韩国进口多晶硅交易额超过10亿美元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持续的倾销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在推行贸易救济措施的背景下,韩国多晶硅不降反增的巨大进口量,最终导致7月份我国多晶硅进口均价下滑至16.98美元/千克,环比降幅为3.5%。

根据此次复审申请书的披露,申请人估算,复审调查期内韩国出口至中国的太阳能级多晶硅的倾销幅度为33.68%。“这远高于原审最终裁定的反倾销税率(2.4%-2.8%),应该提高到33.68%,否则不足以纠正不公平的倾销行为。”该业内人士认为。

而对于严厉打击韩国等国多晶硅倾销,是否会影响国内多晶硅供需关系,据中国有色金属硅业分会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多晶硅有效产能共计19万吨,实际产量为16.9万吨,中国太阳能电池片总产量为41GW。也就是说,仅国内现有多晶硅产能就足以满足近40GW电池片的原料需求。目前每年进口的10万吨多晶硅也基本是加工成硅片即出口,中国光伏下游企业并没有用到这部分原料。未来来自德国、马来西亚、挪威、日本和沙特的进口多晶硅累计超过6万吨。中国的江苏中能、新特能源、大全新能源等企业通过技改近期将增加产能3.5万吨,现有国内产能已经超出下游企业的用料需求。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专家表示,太阳能级多晶硅是制造晶体硅光伏电池片的主要原料,是整个光伏产业链(多晶硅、硅片、晶体硅光伏电池片、电池组件)中技术门槛最高、投资最密集的基础环节,中国多晶硅产业的健康发展是中国光伏产业链保持成本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这几年多晶硅产业在几乎全行业亏损的情况下苦苦维持。如果任由倾销进口产品挤垮中国多晶硅产业,则中国光伏产业链的原料基础将重新受制于人,两三家国外多晶硅企业将重获市场支配地位,中国光伏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将受到严重威胁。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