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唐山钢铁网-唐山天程网络货运平台>> >>正文内容

伊拉克打仗,干中国何事?_唐山钢铁网

诞生于6世纪的穆罕默德不会想到在一千多年以后,他所创立的伊斯兰教教派内斗会不断地挑起世俗战争。连日来,伊拉克反政府武装“伊拉克与黎凡特伊斯兰国(ISIL)”从北部一路向南攻城略地,最近已经打到距离首都巴格达仅仅几十公里的地方。目前,交战双方正就一些包括炼油厂在内的重要军事目标展开拉锯。在巴格达形势吃紧的情况下,这个中东国家再次吸引到全世界的注意力。令伊拉克政府头疼的并不只有叛军,位于北部的库尔德自治地区正计划增加其石油出口,而无视伊拉克中央政府的反对。长久以来,原油销售一直是库尔德地区政府和巴格达长期争议的核心问题,巴格达认为独立的石油销售破坏了伊拉克主权。伊拉克作为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第二大国,国内局势的动荡已经使得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持续上涨。一旦巴格达失守,或者ISIL叛军兵锋直指南部产油区,对国际油价的冲击可能将进一步加剧。斩不尽杀不绝的教派冲突ISIL作为伊斯兰逊尼派极端武装势力,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在苏联入侵阿富汗的后期,基地组织三号人物扎卡维便在阿富汗赫拉特附近着手组建这个军事组织,后与基地组织分道扬镳。随着美军进驻阿富汗和塔利班政权的垮台,该组织在受到重创以后转移到了伊拉克。2003年美军占领伊拉克之后,该组织进一步发展为反抗占领军和伊拉克什叶派政府的反叛组织。不同于基地组织的一般暴力活动,ISIL一直致力于在中东地区建立政教合一的纯粹的伊斯兰宗教国家。目前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共有成员一万人左右。提及逊尼派和什叶派,其实在伊斯兰世界,它们是已经缠斗了一千多年的两大派别,积怨颇深。由于对创始人穆罕默德的继承人选存在分歧,这两派互相敌视,并且在当今的中东阿拉伯世界形成鲜明对立的政治宗教势力。在伊拉克,96%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在这些穆斯林中,什叶派占全国穆斯林总数的60%,逊尼派占40%。什叶派教徒主要是阿拉伯人和伊朗人,大多分布在南部地区。而逊尼派教徒中阿拉伯人和库尔德人几乎各占一半,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和一些大城市。从地区层面来看,现在的伊拉克和伊朗是中东地区少有的几个什叶派掌权的国家。可能正缘于此,面对逊尼派叛军的攻势,伊朗总统鲁哈尼已经表示将援助伊拉克境内的什叶派圣地,而逊尼派盘踞的沙特则警告外国势力不要干预。今年3月9日,伊拉克马利基政府更是曾公开指责沙特和卡塔尔,称他们支持在伊拉克境内的反政府逊尼派恐怖组织,什叶派阵营则纷纷力挺。伊拉克什叶派的崛起要感谢2003年的美国对伊战争。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由占人口三分之一的逊尼派当政,统治着库尔德人和人口占多数的什叶派。多国部队入侵之后,开始扶植植根于什叶派的新政府。如今,逊尼派的萨达姆和叙利亚卡扎菲早已灰飞烟灭,中东世界两大派别混战的局面自然不会终止。目前,伊拉克每日出口原油达260万桶,如果战争形势急转直下,导致其原油出口中断,对原油市场无疑会造成严重影响。所幸的是,伊拉克政府官员6月17日表示,在该国北部地区被叛军攻占,首都巴格达面临兵临城下的同时,该国南部波斯湾沿岸石油主产区的原油出口量仍在节节增加。全球市场尚可稍获安心。伊拉克对中国石油安全并非致命中东石油对中国能源利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在中国半数以上进口石油正是来自那里。据美国霍普金斯学会最新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从伊拉克进口石油占进口总额的5.4%,从沙特进口占比为19.8%。这点来看,伊拉克对中国的石油安全可能并非致命。中国海关在1月曾公布数据,2013年中国从沙特、科威特和委内瑞拉等部分主要石油供应国的原油进口量持平或下降。同时,中国也越来越多地从伊拉克、西非和其他地区进口原油。2013年,中国从伊拉克进口的原油增长50%左右,这使伊拉克成为中国的第五大原油供应国(上述美国报告为第六)。从更小的产油国和新兴产油国的原油进口量不断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从主要产油国进口量不足所形成的供应缺口,石油来源也趋于多样化。这使得中国应对由于地缘政治冲突而导致的供应风险,无疑显得更为从容。中国在伊能源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就难免会提到2008年11月的一次双方合作。当时,中国绿洲石油公司和伊拉克国有的北方石油公司在巴格达签署了艾哈代布油田开发与服务合同。这份价值30亿美元的石油协议,合同期限23年。一时评论热捧为伊拉克新政府和外国石油公司签署的第一份石油开发合同。当时代表中方在合同上签字的,正是已经落马的蒋洁敏。2010年,伊拉克最大油田鲁迈拉项目作业管理权正式移交至由中石油、BP和伊拉克南方石油公司三方组成的鲁迈拉油田作业管理机构。去年,中石油又大手笔收购埃克森美孚伊拉克油田25%股权,此举有望使得中石油成为伊拉克石油最大的单一国外投资者。其实除了石油生意以外,据联合国的数据显示,2003年至2012年,中伊两国之间的贸易额还增长了34倍,2012年达到175亿美元。针对严峻的战局形势,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9日表示,目前在伊拉克的1万多中资企业员工,绝大多数处于比较安全的区域。安全形势相对比较严峻的是在瓦希特省和萨马拉的两个公司。一名中资石油企业的工作人员也声称,在局势不稳的地区,不少中资民营企业已经陆续撤出员工。不过大型石油企业主要集中的南部地区,暂时还未受到战乱影响,生产完全正常。和诸多信奉来世教义的宗教不同,伊斯兰教带有强烈的入世性。而政教合一,则是这种入世性的鲜明体现。在各派宗教势力“并立混战”的中东,命途多舛的伊拉克,似乎已成为一个火药桶——并不是唯一的火药桶。这块当今世界的敏感区域,不乐观地估计,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不会平静。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