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唐山钢铁网-唐山天程网络货运平台>> >>正文内容

进入新常态需解决过剩产能和过度信贷_唐山钢铁网

9月11日,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中国银监会特邀顾问杨凯生在“新常态新机遇”2014网易达沃斯之夜上说,“新常态”既是对一种经济发展状况的概括性描述,也是对面临的下一步发展阶段的一种宏观要求和期待。

压缩过剩产能的问题已经提出多年了,各地各部门在这方面确实也下了很大功夫,花了很大力气。但近几年来这个问题可以说是越发严重了,产能过剩的范围已从过去常说的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造船等行业扩展到许多所谓的新兴产业了,目前几乎找不到几个不过剩的行业了。

2013年末,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我国工业企业产能综合利用率基本低于80%,今年一季度进一步降为78.3%。有的行业甚至低于70%,这已经属于绝对过剩了,也就是说这些行业如果不下决心淘汰一批产能,即使整个经济周期进入上升阶段,它们也很难有复苏的机会。现在的问题是一些过剩行业投资减少不明显,生产仍在增加,例如今年虽然整体经济呈现一定的下滑趋势,今年1~7月,粗钢产量同比增加2.67%,水泥产量同比增加3.69%,平板玻璃产量同比增加6.23%,电解铝产量同比增加7.46%。这并不是这些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有所提高,有关企业的经营环境有所好转的反映,相反只是进一步加大了库存压力,直接影响了工业品的出厂价格,拖累了企业效益(6月份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1%,已连续28个月下降)。钢铁行业亏损面在23%以上,玻璃行业亏损面超过25%,电解铝行业约有80%的企业陷入亏损。因此可以明确的说,我国产能过剩的问题仍然严重存在。

在目前情况下,为了压缩过剩产能,既要加大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责任,也要抓好顶层设计和顶层推动。例如除了需要从国家层面进一步抓紧健全完善有关环保、节能、技术标准、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并不断增强其严肃性和权威性,以控制产能的扩张之外,考虑到治理过剩产能确实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有些事非上下联动,不统筹协调是难以解决的。譬如一个省为了压缩过剩产能,将减少多少财政收入,需不需增加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需要增加多少转移支付;一个地区为了压缩过剩产能,将有多少企业员工(包括上、下游受影响的企业)可能下岗失业,如何安顿这批人员,需要拿出多少钱来;一批企业关门停产,其资产如何处置,不少企业产权结构已经实现多元化,有的企业当时建设、投产也是经过了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的,如市场不好,经营不善,其损失当然应由企业自己负责,但现在如果是政府因压缩产能责令其关门歇业,其有关股东的损失如何“埋单”;在过剩产能的压缩调整过程中,银行的债权如何处置压缩过剩产能不仅仅要求人们增强对GDP适当下行的心理承受能力,更重要的是要算清每个行业,每个地区需要为此支付的成本究竟是多少。因为从宏观上来说,压缩过剩产能既是一个减收的过程,也是一个增支的过程,这些成本(有些是有形的,有些是无形的)究竟以什么方式来承担,准备在多长时间内分摊等等,都是十分具体也十分棘手的难题。

信贷过度也是妨碍我国经济发展确立新常态的另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我国企业负债率则非常高。我国企业债务占GDP的比重超过了120%,而美国约为72%,日本约为99%,意大利约为82%,澳大利亚约为59%,加拿大约为53%,德国仅为49%左右。在西方发达经济体中只有西班牙的企业负债率高于我国。当然这里固然有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够发达,间接融资占比必然偏高的原因,但不能不承认我国企业的生产经营,乃至GDP增长过度依赖银行信贷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2014年7月份,曾有不少人认为银行出现了“惜贷”现象,但实际上今年1~7月,我国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仍然达到6.13万亿元,远高于2012年、2013年同期的5.4万亿元和5.78万亿元。从宏观上看,我国的经济增长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是过度的,我国的企业从银行的融资是过度的。

我国应该下决心进行去杠杆,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比例。现在经常听到的说法是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对这个问题需要深入剖析,全面看待。要正确看待银行信贷的功能和作用,办银行有明确的资本充足率约束,办企业也应该将本求利,不能总是希望通过做无本生意,完全靠借钱企业就能发展,就能获利。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抑或外资企业,如果其“老板”(股东、出资者)认为一个企业市场前景不错,希望能够经营下去并且进一步发展的话,那就应该以不同方式不断地向其注入资本(增加所有者权益),而不能仅仅寄希望靠银行贷款就可以“做大做强”。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